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正文

关于组织我院教师参加河南省第二十六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19     访问次数:

关于组织我院教师参加河南省第二十六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的通知

院属各部门:

接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河南省第二十六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的通知》(教办电教〔2022〕122号)文件通知,现将组织我院教师参加交流活动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要求:全体教师、教育技术工作者均可参加。

二、参赛作品类型及制作要求

项目作品要按照文件中所规定的范围、标准进行设计、制作,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变革,展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整合并利用优质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本次交流活动高等教育组设置2类项目:微课、优秀教育电视节目。各类项目说明如下:

(一)微课

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技能操作和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视频教学资源。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讲授者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方式,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批注和讲解的视频。

1)制作要求

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mp4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8分钟,视频左上角需全程出现教师本人讲课的同步画面。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2)报送形式

作品以zip压缩包格式报送,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

(二)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是指教育电视新闻、校园电视作品、教育电视主持人风采等交流、展示类视频资源。

1)制作要求:

教育电视新闻(含校园新闻):每条新闻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校园新闻应围绕一个新闻主题摄制,每条新闻控制在1分钟以内。
    校园电视作品(新闻专题类):校园专题以记录典型人物、文体活动或探讨校园生活热点问题,宣传学校办学特色为主题,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
    校园电视作品(校园DV、MV):应具有微时长、微周期、微投入、主题集中、故事情节完整特征,适于在各种媒体(特别是移动媒体)上播放,时长不超过10分钟;MV包括校歌和其他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制作完成后有字幕,时长3—5分钟。
    教育电视主持人风采:包括专题采访、栏目主持(不含电台
播音主持);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报送形式:前期录制分辨率不低于720×576,视频制作推荐使用高清制式,压缩推荐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不
低于256Kbps,封装格式推荐使用MP4,总大小不超过2G。以ZIP或RAR压缩包的方式上报。

三、报送要求

1.项目作品要按照文件中所规定的范围、标准进行设计、制作,否则不予接收。

2.微课作品限作者1名;优秀教育电视节目作品作者不超过3人,每位参加教师(第一作者)限报送1件作品。

3.作品须为原创作品,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作品作者承担。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加资格。弄虚作假行为,一律取消参加资格。

4.参赛作品:纸质版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附件1、附件3,6月30日前交教务处(办公楼217房间),电子版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附件1、附件3和相关视频材料6月30日前发送至zdtyjwc@163.com教务处将根据报名情况组织校内评审,择优推荐。

联系人:刘鉴峰,联系电话:63631009

 

  • 附件【附件1.doc】已下载
  • 附件【附件3.doc】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