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6-09     访问次数: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推动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文件精神,学院决定组织2017年度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课程要求

以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为基本依据,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兼备,互动交流,完成精品课程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

申报课程须已在学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且最近三学年至少开设一次,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二)团队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建设。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应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

(三)内容要求

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申报学校和课程负责人要承诺有关内容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四)资源要求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1.基本资源

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五)技术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符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具体内容详见《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办高〔2012149号),其中必选项要求必须满足。申报课程要按照相关要求提供网上课程资源,教学录像要按照教学单元录制,并实现课程全程教学录像上网。

二、立项建设办法

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建设包括申报、立项建设、鉴定推广三个阶段。

1.申报:各申报人通过经学院“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提交申报材料,完善课程资源,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学院网站首页——信息门户——各申报人用自己账号登陆信息门户——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我申报的课程——编辑

申报阶段,必须上传的资料及要求如下:

12-3名主讲教师的课程录像各2节(80分钟);

2)全套课程教案;

3)分章节课程演示文稿(不少于3章);

4)主讲教师信息、参考书、课程相关资料、研究成果等。

2.立项建设:学院将邀请专家对申报材料和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进行审议,确定立项名单,并按照《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教学工程项目管理规定》(郑体院教〔201511号)规定给予经费支持,用于课程的后续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后续建设时间为2年,在建设期内,网络平台可作为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根据教学实际不断补充、完善平台资源。

3.鉴定推广: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年建设期满,学院将组织专家对课程进行鉴定,鉴定效果良好者,授予“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称号,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三、材料要求

请各申报人在2017930日前完成在线申报,并将以下材料交办公楼215房间:

1)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情况简表5份(附件1)。

22017年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申报表5份(附件2)。

以上材料均须提交电子稿。

联系电话:63631009

附件1: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情况简表

附件22017年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申报表

教务处

201767